疫情影響之下,低成本與高效率的互聯網為營銷打開了一扇高速發展的大門。
2007年,淘寶意識到淘外流量渠道逐漸蓬勃,開始倡導“導購返傭”模式,以此吸引以微信為主的社交平臺上的有效流量。如今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社交平臺的流量體量不斷膨脹,不僅衍生了“微商”這個龐大的營銷群體,還為那些重視線上流量的營銷平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購買力。至此,線上消費逐漸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無論是直銷還是以人際銷售為主的其他行業,與人交流并把產品賣出去是營銷行為的主體。此前業界認為,無論互聯網發展到什么地步,線下體驗館的職能都無法被簡單替代。但是疫情肆虐,人際面對面的機會歸零,線上交互成為主要營銷方式。春節假期業績暴跌90%的護膚品牌林清軒,在意識到線上銷售的重要性后,以網絡直播方式救市,不到三天業績逆勢回升,成為疫情期間企業自救的樣本。
互聯網不僅為人們提供了矢量信息、便利的商務工作方式,更創造了無限商機。疫情影響著全國實體經濟的大環境中,主動也好、被動也罷,企業應當及時踏上互聯網這條發展必經之路,優化業務線上化,完善線上銷售體系。
全民居家隔離的2020年春節,為電商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雖然快遞業務和貨源供應鏈受挫,但是與那些瀕臨破產、倒閉的餐飲行業等比起來,電商平臺實在是沒有理由喊冤。
2019年,無疑是社交電商爆發的一年?;谖⑿?、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發展起來的社交電商網絡鋪排開來。根據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發布的《2019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消費人數超過5.12億人,全年社交電商市場規模有網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3.2%。
同時,2019年的直銷行業正在經歷陣痛,此前多年積累下的發展資源受到沖擊,不得不轉尋其他機會以求突破。于是,大部分直銷企業開始與電商平臺進行嫁接,以職能劃分。目前直銷企業的電商平臺主要分為以賦能直銷業務為主的工具性電商平臺,以及以豐富原有銷售品類、擴大經營范圍的渠道型電商平臺。
從本刊盤點統計的直銷行業開通電商平臺情況來看(詳見本期《2019直銷企業試水社交電商報告》),外資企業走在擁抱互聯網的前列。安利早在2017年就上線了移動電商平臺“安利云購”,為安利直銷員提供便利的在線服務。至2019年6月安利成立60周年之際,安利在中國超過90%的銷售業績來自線上,超過80%來自移動端。如新也早在2017年開始與阿里云合作,建設數字化企業。2018年8月推出星享城App,隨后經過多次升級,星享城App已經成為集資訊、購物、展業于一體的全能移動平臺。
綠葉、漢德森、新時代、隆力奇等推出的電商平臺則是在原有基礎上豐富營銷品類,皆已取得顯著成績。實際上,直銷企業與電商平臺嫁接進入社交電商領域是具有競爭優勢的。
從電商平臺角度而言,與直銷牽手能夠為企業做到“錦上添花”。導購電商“好省”創始人尹巍就曾表示,直銷人做電商有天生的優勢——人對人的社交分享技能滿分、經銷商對產品和模式的把握滿分。平臺與直銷企業結合,可以在不打亂直銷企業原有市場模式以及團隊排位的情況下,引入新的產品、平臺和模式;技術加持下,兩者不僅不會互相影響,還能起到“1+1>2”的效果。
從直銷企業角度而言,直銷本身的人際銷售習慣能夠使其社交電商很快步入發展正軌;直銷企業在引入更加豐富的商品品類之前,已經擁有雄厚科研、生產實力,具備完善的產品線,從供應鏈維度解決了電商平臺供貨問題;與傳統電商平臺步入社交電商面臨的拉人困境不同,直銷企業擁有穩定而龐大的銷售人員體系,沒有拉人阻礙。
例如一度被業界贊譽的綠葉惠購新零售模式,就是在原有直銷基礎上,嫁接電商平臺,以高品質、真價格、種類豐富的健康日用品打開市場。2019年10月,綠葉又推出花貓云商平臺,正式步入社交電商領域,精選多樣化商品豐富平臺銷售品類,同時支持用戶零成本創業。這種以“自有品牌+全品類高品質百貨”的形式,成為諸多直銷企業入局社交電商的首選。
|原創聲明:本文系《知識經濟》原創稿件
|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系并標明出處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免責聲明】本網站未標有“原創”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
下一篇 疫情背后的社交零售變革
直銷百科網 dsbaike.com 微信號:dsbaike QQ:190801756 電話:023-637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