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知識經濟》
作者| 陳杰
本文字數:8800,閱讀時長大約10分鐘
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以如此迅捷的態勢走進大家的視野,似乎“萬物皆可元宇宙”。
2021年,元宇宙突然火了。
國外社交巨頭Facebook改名Meta,即單詞Metaverse(元宇宙)的前綴,表示要從一家社交媒體公司轉變為元宇宙公司;虛擬美妝博主“柳夜熙”賬號上線僅幾天,就圈粉500多萬;羅永浩發微博表示,“我們的下一個創業項目,竟然也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阿里、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大廠紛紛表示布局元宇宙……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在眾人還在一臉問號的時候,資本追捧的“元宇宙”已經火得讓大家不得不去正視和了解。
簡單地說,元宇宙是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且相互影響并且始終在線的虛擬世界,人們在這個基礎設施完善的虛擬世界中,可以和現實世界一樣,全方位實現身份認同、貨幣交易、社區歸屬感以及職業發展等個人和社會需求。
這些曾存在科幻電影里面的世界,仿佛就要來了。
在電影《黑客帝國》中,主人公通過類似腦機接口的設備,穿梭于現實和虛擬世界;電影《盜夢空間》則進入他人的虛擬夢境。
如果說這些影片中只是建立了現實與虛擬的通道,那么,現在看來,2018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電影《頭號玩家》,對于元宇宙的描繪則極具代表性。
電影講述了在2045年,由于現實生活無趣,無數年輕人迷失在一款超級火爆的游戲《綠洲》的世界里,這個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有著強烈的反差,卻又有著非常真實的體驗感?!叭藗儊淼骄G洲是因為可以做各種事,但是他們沉淪于綠洲是為了不一樣的人生?!?/span>
《頭號玩家》展示了一個通過VR、AR眼鏡、觸覺手套、體感衣、座椅等可穿戴設備,進入三維數字世界,獲得與現實世界中相似或更優體驗的游戲元宇宙。元宇宙成為了未來人類社會的一部分,與現實世界平行,且相互影響。
有相關專家預判,元宇宙的終極形態將指向人類的數字化生存,將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需要較長時間。過去20年,互聯網改變人類生活,將人和人的交流數字化;未來20年乃至更久,元宇宙將把人與社會的關系數字化。
元宇宙的世界幾時真正到來,還未可知。2021年,元宇宙的概念以如此迅捷的態勢走進大家的視野,似乎“萬物皆可元宇宙”,因此,今年也被大家稱為“元宇宙”元年。
當然,隨之而起的也有無數借著“元宇宙”概念炒作的現象發生,相關領域發生的風險在最近此起彼伏,所以,當大家對元宇宙滿懷疑惑、驚嘆或憧憬時,不要忘記時刻保持警惕,不要被元宇宙概念包裝的鐮刀割了韭菜。
1
元宇宙是什么?
元宇宙的概念長期僅存于文學和影視作品中。
元宇宙(Metaverse)由Meta和Verse兩個詞根組成,Meta表示“超越”“元”,verse表示“宇宙Universe”。
Metaverse一詞最早出現在1992年的科幻小說《雪崩》。小說描繪人們在虛擬現實世界中通過控制自己的數字化身相互競爭以提升社會地位。在之后近30年間,元宇宙的概念主要在《黑客帝國》、《頭號玩家》、《西部世界》等影視作品以及《模擬人生》等游戲中有所呈現。在這一階段,元宇宙的概念比較模糊,更多地被理解為平行的虛擬世界。
2003年發布的美國網絡游戲《Second Life》是第一個現象級的虛擬世界,其擁有世界編輯功能與發達的虛擬經濟系統,用戶可以在其中社交、購物、建造、進行商業活動等?!禨econd Life》游戲擁有自己的代幣Linden Dollar,可以與法定貨幣兌換。
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游戲集成了部分社交功能,催化了元宇宙概念在游戲中的部分落地,比如2019年12月,電影《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的獨家預告片在《堡壘之夜》游戲內的露天影院內首播;2020年4月,《堡壘之夜》為美國嘻哈歌手Travis Scott在游戲中舉辦了一場線上虛擬演唱會,吸引了超過1200萬名玩家參加,創造了游戲史上最高同時在線觀看人數的記錄;2020年6月,《堡壘之夜》玩家可以在游戲中免費觀看一部諾蘭的電影。
2021年3月10日,Roblox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在Roblox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到的業務領域被部分人稱為元宇宙。因此,Roblox也被稱為元宇宙概念第一股。
Roblox認為元宇宙用于描述虛擬宇宙中持久的、共享的、三維虛擬空間的概念,盡管在30年前就被提出,但隨著越來越強大的芯片、云、通信等技術的出現,元宇宙的概念正在成為現實。
當下,元宇宙的標準大多參照Roblox的定義。根據Roblox的定義,元宇宙應具備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等八大要素。表現形式大多以游戲為起點,并逐漸整合互聯網、數字化娛樂、社交網絡等功能,長期來看甚至可以整合社會經濟與商業活動。
因此,可以說,元宇宙是一個網絡化的虛擬現實。人們表現為自己設計的“化身”,在基礎設施完善的虛擬世界中居住并控制自己的角色,從事世俗的和非凡的活動,全方位實現身份認同、貨幣交易、社區歸屬感以及職業發展等需求。
2
元宇宙為什么在今年突然火起來?
事實上,任何事物都不是突然出現的,而是經歷了很多相關領域的積累和發展。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火大教育校長、中信新書《元宇宙》作者于佳寧在接受《知識經濟》專訪時表示,元宇宙在2021年爆發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元宇宙的爆發是數字化生活方式發展的必然。尤其是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人們在物理世界中相互隔離,線下活動幾近停擺,但人們在數字世界中的聯系反而變得更加緊密。到了2021年,防疫抗疫常態化,人們的生活方式更加數字化,在全球范圍內,短視頻、線上教育、新零售等移動互聯網新業態快速普及,各地的人們都開始習慣于在線上辦公、學習、購物和娛樂。因此,全球的人們都需要找到一個更好的數字空間,來承載數字化的新生活方式,而元宇宙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第二,科技的融合發展是元宇宙爆發的根本推動力量。元宇宙本質上是第三代互聯網Web3.0,是在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之上更高維度的數字化空間。而這個數字化空間的發展的動力來源就是將云計算、分布式存儲、物聯網、VR、AR、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數字技術進行集成創新與融合應用。未來元宇宙并不僅僅是基于單獨某一項技術的發展,關鍵是用技術和生態把“點”連成“線”,不斷融合創造大量新物種。比如區塊鏈技術讓數據成為資產,智能合約打造可編程的智能經濟體系,人工智能構建全球智慧大腦并創造“數字人”,物聯網讓物理世界的現實物體向數字空間廣泛映射,AR實現了數字世界與物理世界的疊加,5G網絡、云計算、邊緣計算正在構建更加宏偉的數字新空間。
第三,元宇宙的爆發是互聯網公司轉型的需求。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從PC互聯網Web1.0到移動互聯網Web 2.0的兩次時代浪潮。2000~2010年,網民使用互聯網的方式以PC為主,信息高速公路快速建設并逐步暢通。到了2010年后,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已經通過移動終端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認為是“第二曲線”。當時很多PC互聯網的企業看到了Web 1.0第一曲線的極限,在第二曲線躍遷的短暫窗口期勇于轉型,成為Web 2.0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贏家?,F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極限已經到來,互聯網的發展又一次來到了新的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伴隨著 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VR、AR、區塊鏈等關鍵技術愈發成熟,第三代互聯網,即“元宇宙”,成為了現階段互聯網公司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
3
近年尤其是2021年元宇宙的熱點事件有哪些?
元宇宙的發展模式并非是從“0”到“1”一蹴而就,而是逐漸發展并滲透的,從近年來相關領域的大事件即可窺見一二。
2012年4月,谷歌公司宣布將發布一款“拓展現實”的眼鏡,支持現實與線上數據交互功能。
2012年,騰訊以3.3億美元買入Epic Games48.4%的股權,Epic Games為知名游戲公司,其團隊研發的虛幻3引擎為大量游戲制作團隊所采用。
2013年,蘋果收購了3D感應與動作捕捉技術公司PrimeSense。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公司Oculus。
2015年,蘋果收購了面部動作捕捉技術公司Faceshift以及增強現實初創公司Metaio。
2016年,蘋果收購了面部表情AI分析公司Emotient和AR社交軟件Flyby Media。
2016年4月16日,Roblox宣布將登陸 Oculus Rift平臺。
2017年,蘋果收購了混合現實技術提供商Vrvana。
2019年1月,普林斯頓大學與谷歌合作人工智能技術。
2020年2月,騰訊參投Roblox并獨家代理Roblox中國區產品發行,將《羅布樂思》和《堡壘之夜》作為接下來在元宇宙游戲方面的兩大王牌。
2020年10月,Facebook發布Oculus Quest2。
2020年,蘋果收購了虛擬現實公司Next VR。
2021年3月10日,Roblox在紐交所上市,成為元宇宙概念第一股。
2021年4月,字節跳動以1億元投資國內手機游戲廠商代碼乾坤。
2021年5月,Roblox舉辦羅布樂思全國創作大賽,旨在推動中國“元宇宙”創作。
2021年6月,蘋果開放式地構建元宇宙底層組件。
2021年8月,Facebook推出VR社交平臺《Horizon》。
2021年8月,字節跳動推出AR開發平臺Effect Studio、收購VR企業Pico。
2021年9月,騰訊申請注冊“天美元宇宙”、“王者元宇宙”、“QQ元宇宙”等商標。
2021年9月,微軟提出“企業元宇宙”概念。
2021年10月,在Facebook一年一度的Connect大會上,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全面擁抱元宇宙。同時宣布將在2022年發布一款名為Project Cambria的高端虛擬和增強現實設備。
4
元宇宙涉及的重點產業鏈有哪些?
目前,元宇宙相關產業生態基本可以從底層技術支撐、前端設備平臺、場景內容入口幾個層面涉及領域探討(如下圖)。
于佳寧在接受采訪時則認為,元宇宙作為第三代互聯網,存在四大技術支柱,也就是四個技術類別,分別是:構建、映射、接入和應用。每一個支柱對應一系列技術,也代表著成熟的元宇宙商業系統涉及到的重要產業鏈。
△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員會執行主任、火大教育校長、中信新書《元宇宙》作者于佳寧。
首先,要有足夠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存儲空間,也就是“構建”類技術涉及的層面。未來的元宇宙將是空間足夠大、能容納無數人并行使用的數字空間,數據量會出現爆發式增長,現有的云計算體系無法承載,因此需要邊緣計算、分布式存儲等前沿技術的進一步運用,實現互聯網向“云+邊+端”架構的轉型。
其次是元宇宙的入口,也就是用戶接入的層面,涉及到接入終端普及和網高速低延遲網絡的建設,也就是“接入”類技術。對于現有的終端而言,無論是佩戴的舒適性,還是終端自身的性能,現有的VR/AR終端技術還不足以支撐人們在元宇宙中進行長時間的沉浸式體驗。5G網絡和衛星互聯網也是元宇宙快速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接入的穩定性和全域覆蓋,但是5G應用尚處于探索階段,衛星互聯網也還不足以承載全球天地海一體化通信網絡。這些方面都需要進一步的技術突破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再次,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需要實現雙向打通和疊加,“映射”類技術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映射類技術將實現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互通與疊加,讓兩個世界可以相互感知、理解和交互。比如數字孿生、3D掃描,可以將現實世界物體的外形進行掃描,獲得物體空間坐標,在將坐標換為計算機能直接處理的數字信號。通過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實現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雙向互動,讓人、機器、工廠實現全面互聯。
最后就是元宇宙中的產業應用,幫助人們在元宇宙中實現人機深度交互、萬物廣泛互聯,智能經濟體系持續運轉,創造新價值。區塊鏈、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等技術將成為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領域。此外,人工智能是元宇宙基礎性技術之一,數字人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元宇宙中的重要應用,也是元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世界中的那些 NPC 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逐步成為有形象、有身份、有故事、有情感甚至有思想的“數字人”。
5
目前元宇宙的具體商業應用業態有哪些?
從元宇宙的概念以及相關頭部企業的探索可以看到,游戲、社交、內容等領域可能是元宇宙早期落地的用戶端產品形態。
將于近期上線的元宇宙游戲Bionic World創始人老貓告訴《知識經濟》,Bionic World 正在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款為所有玩家內嵌可組合代幣的游戲。這一突破讓玩家不僅可以購買和擁有農場設施,還可以組裝自己獨一無二的虛擬形象作為游戲中的數字身份,并開展加入聯合農業實體、農場聯盟中,同時他們也正在努力爭取時間將這些承諾全面實現在全元域(元宇宙互聯)中。
未來幾年,元宇宙或將向生產生活多領域逐步滲透。例如,制造業領域的數字孿生技術、基于全真互聯網的智慧城市、形成閉環的虛擬消費體系、線上線下有機協同的虛擬化服務、更加成熟的金融科技等業態。
長期來看,元宇宙還可能以虛實融合的方式改變現有社會的組織與運作。隨著元宇宙的終極應用,未來的生產方式、組織模式、社會關系等會朝什么方向發展,目前還是一個開放性命題。
△ 上海金盒企業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趙慶敏向《知識經濟》透露,今年接到很多元宇宙概念創新或商業應用的中國企業謀求快速上市。
上海金盒企業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趙慶敏向《知識經濟》透露,今年已服務多家赴美上市中國企業,更接到無數元宇宙概念創新或商業應用的中國企業謀求快速上市?!霸谖覀兛磥?,元宇宙將虛擬與現實進一步融合,更新為下一代互聯網,具備相當的想象空間和商業創新點?!?/span>
6
元宇宙有哪些潛在風險?
目前看來,元宇宙發展存在著很多沒法預判的風險。從產業發展現實來看,目前元宇宙產業仍處于社交+游戲場景應用的奠基階段,還遠未實現全產業覆蓋和生態開放、經濟自洽、虛實互通的理想狀態。因此,元宇宙還存在著漫長的“去泡沫化”過程。
元宇宙的發展需要VR、AR、元計算、5G、區塊鏈等眾多技術的支撐,各底層技術的發展都會影響元宇宙的發展,且相關技術進程亦具有不確定性;元宇宙初期產品往往爭議較大,商業化效果具有較強不確定性;全球各國對元宇宙的政策和監管目前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出現的資本炒作和金融詐騙風險很高;元宇宙和數字世界對于電力能源的消耗,需要更多可持續能源和儲能基礎設施,亦給未來能源結構帶來挑戰等。
對于當下來說,元宇宙概念過度炒作,風險很大。
當前元宇宙相關的數字技術尚未成熟,相關的公司或項目都還處于早期階段。因此,相關公司股權(無論上市與否)風險都很高。也有一些A股公司打著“元宇宙”的名義,進行的所謂“創新”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需求,根本無法落地,完全是投機炒作,沒有價值支撐。
再者是一些“元宇宙”項目會進行不切實際的宣傳,通過市場操縱人為拉高資產價格,隨后就可能高位拋盤“割韭菜”。也有一些項目打著“元宇宙”名義,私自發行虛擬貨幣(代幣)并進行交易炒作,違反政策要求,甚至涉嫌詐騙、傳銷、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發售代幣票券等違法犯罪行為。
7
目前對元宇宙有哪些政策和監管?
元宇宙目前仍處于雛形探索階段,暫無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對行業發展進行規范,監管政策的變化對于行業發展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就最近市場觀察來看,二級市場對“元宇宙”概念的炒作,依然沒有熄火的跡象,隨著蹭熱點的公司越來越多,監管部門明顯加大了監管力度。
近日,“元宇宙”概念兩大龍頭股——中青寶、中文在線,因股票大漲,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蹭“元宇宙”熱點概念炒作股價的動機,并要求闡釋業務與元宇宙關聯性,是否存在虛假或誤導性宣傳。
8
如何理性看待元宇宙大火?
整體而言,民眾對元宇宙的關注度較高,但褒貶不一。
一部分積極觀點認為,自2021年3月以來,部分元宇宙股票價值上漲較快,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元宇宙與VR、AR等新技術相關,是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
一部分中立觀點認為,應該對元宇宙保持觀望,因為當前“元宇宙”仍然處于概念階段,距離落地可能還需要較長時間。
一部分批判觀點認為,“元宇宙”這樣的新詞遮蔽了當前科技發展停滯的現實,部分公司借此吸金的行為是在“割韭菜”;如果不是炒作,企業沒有必要那么高調地宣布仍在研發中的游戲計劃。
而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主流媒體則呼吁投資者保持理智,態度較為保守,主要觀點為兩類:
一是認為,“元宇宙”現在仍處于像素游戲的初級階段,距離實現真正的平行虛擬世界仍然任重道遠。
二是認為,雖然元宇宙中的貨幣體系、經濟體系并不完全和現實經濟掛鉤,但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虛擬貨幣實現和現實經濟的聯動。當元宇宙世界中的虛擬貨幣相對于現實貨幣(法幣)出現巨幅價值波動時,經濟風險會從虛擬世界傳導至現實世界。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巨型資本的金融收割行為提供了更為隱蔽的操縱空間,金融監管也需從現實世界拓展至虛擬世界。
△ 上海金盒企業管理集團總經理金莉接受《知識經濟》采訪。
上海金盒企業管理集團總經理金莉則在《知識經濟》采訪時,從美股市場的角度談到了元宇宙大火的問題。金莉認為,元宇宙就像乍一看似乎很狂野蠻荒的西部:這里有很多編碼者、投機者和小販,有協議間和內部的斗爭,有共患難和共同成功而建立的友誼,有個性、激情、夢想、艱辛、壯觀的失敗和享受非凡的勝利。
因為建立在代碼之上的秩序和紀律還不夠完備成熟,所以以下情況并存:系統中斷、競爭激烈、內幕交易事件或代碼中暴露的缺陷;協議用戶、競爭對手、漏洞賞金獵人和老練的懷疑論者監視協議,以尋找集中化的跡象、容易被泄露的管理員密鑰,速度慢、成本高、安全性松散等狀況不一而足。
金莉說:“如果你希望投身于一個更有希望的地方去建設新未來,又礙于新冠疫情無法跨境流動,那么基于數字孿生,請留下你的肉身,放飛你的心靈夢想和加密資產,投入美股資本市場——你就是狂野元宇宙的一個西部淘金者?!?/span>
9
對元宇宙的未來猜想會是怎樣的?
未來,元宇宙的發展會帶來世界怎樣的改變?
于佳寧認為,現在,我們對元宇宙的堅定探索,是在為人類的進一步發展探尋“新數字空間”。元宇宙既是新物種,也是孕育新物種的母體,將成為徹底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數字新大陸”,并開啟一個大創造的新紀元,引領人類走向更高階的“數字文明”。未來十年將是元宇宙發展的黃金十年,轉型窗口期已經悄然開啟。
于佳寧表示,元宇宙時代將存在六大趨勢,分別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資產與實物資產孿生;數據成為核心資產,數據權利被充分保護;經濟社群崛起壯大,數字貢獻引發價值分配變革;重塑自我形象和身份體系,數字形象映射自我認知;數字文化大繁榮,NFT成為數字文創的價值載體;數字金融實現全球普惠,DeFi(分布式金融)加快金融服務數字化變革。
實際上,每一次人類文明的演進往往會經歷新技術、新金融、新商業、新組織、新規則、新經濟、新文明七個階段,從新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開始,構建相匹配的新金融體系,并孕育新的商業模式,從而跨越鴻溝、實現普及,進一步催生新的組織形態,推動制定新的規則,進而重塑形成新的經濟體系,最終引領社會走向新的文明形態。
趙慶敏則認為,對于更多的創業企業及中小企業而言,打造一個全新元宇宙并非是良策。新世界的創建任重而道遠,機會多多,在共建這個新世界的過程中,如何做強自己的業務優勢去植入自己的商業元素才是關鍵。
面對資本、互聯網、平臺類優勢頭部企業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提升的競爭門檻,趙慶敏提出4個參考方向:眾籌逆向重組,構筑競爭壁壘;抱團整合兼并,提升競爭水平;跨界戰略投資,提升競爭層級;人人持股,打造經營利益共同體。
趙慶敏表示,在元宇宙世界下,商業協作將進一步擺脫物理空間限制,眾包、眾籌、云共享、云協作、分布式共建將成為新式組織合作模式。中小企業普遍無法組建大型公司的生態系統,但可以引入共享管理理念,構筑共享研發、共享工廠、共享營銷、共享渠道、共享終端乃至共享會員等多個共享生態體系,依據不同的貢獻去賦權分配和股權分配,從而再次深化超級合伙人模式,完成三次分配。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快速上市完成共同富裕超級合伙人系統分配的前提,并通過上市后的股票去完成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及資源的并購和凝聚;通過業務數字化提升企業業務能力和盈利水平,并提高業務管理、發展及裂變效率,完成業務的快速發展,促使企業快速增值。
元宇宙世界下,如母嬰、醫美、大健康、家政、社區商業、新零售、餐飲等現實世界中的服務和體驗均適合以此模式,整合區域企業聯盟,快速整合為超級公眾公司。橫向分類,如微商團隊、直銷團隊、直播團隊、研發企業、生產工廠、終端門店、貿易商等亦可以此模式跨產業鏈快速整合為超級公眾公司。而虛擬世界和接口層,亦可以此模式將元宇宙新世界中的商業系統必備元素以上市為目標,逆向整合成為元宇宙新世界下的超級公眾公司。
【免責聲明】本網站未標有“原創”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
直銷百科網 dsbaike.com 微信號:dsbaike QQ:190801756 電話:023-63791209